直埋电缆沟尺寸规范要求
电缆沟的宽度和深度施工规范
10kv高压电缆埋地深度至少要0.70m,因此,在挖槽的过程中,要挖0.70m以上的深槽,且电缆沟的宽需控制在0.35m左右,这样安放电缆时,更轻松。
电缆沟标准尺寸有哪些
单层一般为400mm宽,600mm深。双侧三层一般为1000mm宽,900mm深。按设计要求开挖并砌筑,沟的侧壁焊接承力角钢架并按要求接地,上面盖以盖板的地下沟道。
直埋电缆盖板型号规格
电缆沟盖板承重规格尺寸:1.22*3.1.22x2.1x3.1x4.04沟盖板和地面表面均做绝缘处理。
厂区内直埋电缆土方怎样计算
首先看,设计文件是否有要求,有沟槽开挖断面图等,如果没有按照定额计算规则来两根以内的电缆沟,上口宽度系按0.6m,下口宽度0.4m。
直埋电缆挖沟宽度怎么确定
工作面每边200mm(电缆直径忽略,两根电缆之间间距按170mm).华北标标准图集上,有。
地下室电缆沟深度规范要求
电缆埋地深度规范低压电缆直接埋地电缆埋地深度0.7米,沟深0.8米,电缆上下各10cm黄砂,上面再盖红砖(铺砂盖砖).在过路与进户处埋深1米。
35kv直埋电缆电缆沟挖深标准
根据以上两规程要求知道直埋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.7m,车行道与耕地时不宜小于1m,遇到冻土层宜埋入在冻土层以下。
直埋电缆沟做法
挖掘电缆沟电缆埋地敷设是在地上挖一条深度0.8m左右的沟,沟宽0.6m。沟底平整后,铺上100mm厚的细砂土,作为电缆的垫层。
知道的说一说电缆沟标准尺寸一般是多少
按照常用的电缆沟,一般我们指的都是工地上用的电缆沟,不是那种高压的专用电缆沟单程的,一般为400毫米宽,600毫米深,而双侧三层表一般为一米宽0.9米深。
请问路灯工程中电缆沟的规格问题
一般电缆直埋,要铺沙盖砖,起码也得一转宽。再说一般埋深约600-800,人总的能站进去。
问问电缆沟水泥盖板规格有哪些
直埋电缆的敷设直埋电缆敷设时先要按选定的路线挖电缆壕沟,电缆壕沟的形状及宽度要求有以下规定: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.7m。
电缆沟砌筑挖槽尺寸一般是多少
电缆沟尺寸一般125*48,电缆沟按设计要求开挖并砌筑,沟的侧壁焊接承力角钢架并按要求接地,上面盖以盖板的地下沟道,就是电缆沟。
电缆沟尺寸大概是多少
电缆沟设计尺寸米*米*米设计数量块设计砼数量立方米实际尺寸米*米*米实际数量块实际砼数量立方米1.4*0.7*0.3921.395*0.690*0.095。
请问路灯工程中电缆沟的规格问题
一般电缆直埋,要铺沙盖砖,起码也得一转宽。
清单中电缆沟的计算规则
清单的计算规则是按照图示尺寸以中心线长度计算。
直埋电缆沟深度规范要求
直埋电缆沟的埋设深度一般不低于900mm。直埋电缆沟的埋设深度一般不低于900mm。
铺设电缆,电缆沟挖多少深度为宜
电缆铺设:直埋铺设不小于0.7米,农田不小于1米,过路加钢管保护.采用管井铺设时,电缆井之间距离不宜超过30-50米。
请问在图纸没有要求的情况下。电缆沟一般挖多宽,多深,谢谢
看你有多少电缆了,是否需要分层敷设一般需要400~800mm宽,600~800深看你有多少电缆了,是否需要分层敷设一般需要400~800mm宽,600~800深看你有多少电缆了。
电缆沟铺砂盖砖要求规范
直埋电缆的挖、填土(石)方,除特殊要求外。两根以内的电缆沟,系数上口宽度600mm、下口宽度400mm、深度900mm计算的常规土方量(深度按规范的最低标准)。
电缆沟600
沟的宽600高700。
哪位知道埋地敷设电缆有什么要求
挖掘的沟底必须时松软的土层,没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,否则,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。
10kv电缆沟规格及开挖要求
10kv电缆沟深度要0.70m,且电缆沟的宽需在0.35m左右,这样安放电缆时,更轻松。而且,要注意多条电缆线不能重叠在一起,以免影响安全使用。
知道的说一说电缆沟标准尺寸一般是多少
单层一般为400mm宽,600mm深。
双侧三层一般为1000mm宽,900mm深。
直埋电缆线路在埋设时有哪些要求与规定
直埋电缆线路在埋设时的要求与规定如下:地下直埋电缆线路应采用铠状电缆。电缆的埋设深度应由地面至电缆外皮不小于0.7m。
电缆沟的尺寸有没有一个规则,具体的宽深怎么确定
根据你实际需要单层一般为400mm宽,600mm深。双侧三层一般为1000mm宽,900mm深。根据你实际需要单层一般为400mm宽,600mm深。双侧三层一般为1000mm宽,900mm深。
直埋电缆的要求
直埋电缆directburialcable是按照规范的要求,挖完直埋电缆沟后,在沟底铺砂垫层,并清除沟内杂物,再敷设电缆,电缆敷设完毕后,要马上再填砂。
电缆沟宽度和深度如何确定
套用安装定额第二册第八章电缆章节中的相应子目,在定额的第八章电缆的章节说明中有描述“关于电缆沟的尺寸”,你看看!看设计说明。